現(xiàn)有河涌整治,高2~3米,寬7~10米,河涌一邊是2~3米的小路,緊貼小路是密集的居民房屋,現(xiàn)需把小路向河中拓寬到6米寬,再加擋土墻護坡.施工擋墻過程中為不影響房屋基礎,請問有什么方法?如考慮避免大的開挖而影響房屋基礎,做成貼坡?lián)鯄Φ脑?基礎又如何處理啊!
建筑物的體積大家是計算的?高度是算到屋頂還是女兒墻頂,面積是建筑面積吧!一個兩層的小樓,一二層都是大會議室,大空間,只有4800立方米, 可不設消防栓嗎
最近接了一個輸水管道工程,需要跨越鐵路、高速公路、通訊光纜、一個較寬的明渠,管道是雙管,設計流量在10m3/s以上,請教各位高手,跨越建筑物如何處理?
知識點:護岸及河道整治
現(xiàn)在小區(qū)供電越來越多的采用箱變、環(huán)網柜,但關于它們的要求、技術條件、噪聲、輻射等方面,請考請教各位哪里有規(guī)范詳細說明?謝謝!:kiss:
單位接了一個河道整治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我需要搜集一些材料這個項目命名為***區(qū)水系環(huán)境整治工程 其實 就是在市內兩個新區(qū)范圍內 改造和步設城市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然后在境內河流拓寬和清淤,還有就是濱河綠化一下 河道修個護坡什么的 我覺得這個工程本身 就是水土保持工程 我沒有編制過方案 希望自己能把這個方案做好先搜集些資料 有朋友慷慨幫忙的么
壩岸基礎淘塌搶護 險情 水流集中沖刷,將河道整治工程的丁壩、垛、護岸的基礎或坡腳淘空,引起壩岸發(fā)生裂縫、沉陷或局部坍塌,壩身失穩(wěn)而出險。 搶護原則 及時拋投料物,穩(wěn)定基礎。 搶護方法 一般常用的搶護方法有以下幾種: ——拋塊石。采用從岸上和船上拋投兩種方法。應先從險情最嚴重的部位拋起,然后依次向兩邊展開。在船上作業(yè)時,可從下層向上層拋投,應隨拋隨測,使水下拋石坡度達到穩(wěn)定坡度(一般為1:1~1:1.5)為止。為防止根石走失,應選大塊石,塊石重量30kg/個~75kg/個,搶護坡腳不小于15kg/個。在水深流急情況下拋石,應選用較大塊石在預計拋石部位先拋一條石埂,然后用一般塊石逐次向上游突出搶拋。 ——拋土袋。用土工編織袋、麻袋、草袋裝沙或土,充填度70%~80%,用尼龍繩、細麻繩、鉛絲綁扎封口,投入出險部位。拋投方法基本上與拋塊石相同,拋土袋需層層疊壓,流速過大時,可將數個土袋捆綁一塊拋投(有條件的地方可用吊車等機械投拋),拋投后坡度為1:1~1:1.5。在岸上拋投時,最好用滑
近十年來,隨著全國范圍的城市規(guī)劃和城市改造熱潮的興起,建筑物整體遷移技術在我國取得了空前的發(fā)展,目前我國已有上百個成功的工程實例,被遷移的建筑物最高達局部12層,距離達196m;結構形式包括鋼筋砼結構、磚混結構、木結構和組合結構;遷移方式可以為單向遷移、多向遷移、水平旋轉和豎向頂升糾偏等。
大家來看看認為怎么樣
包括河道整治和滾水壩工藝
記的房屋建筑學課本里提到過太陽照射的角度的問題(可能詞語不是很確切),以確定建筑物間距,以達到后排采光的要求.縱觀現(xiàn)代城市建筑,尤其是新老交錯的市中心建筑,新樓越來越高,而起先建好的樓房也還正得壯年,往往造成后排建筑一年間的大部分時間建不到太陽.建筑里似乎對對層和高層建筑的建筑做了一些規(guī)定,況且各地區(qū)應該不一樣(受太陽角度影響),然而隨著房價的不斷升溫,有些房地產商加大建筑密度,縮短樓間距,造成低層住戶長期見不到太陽.請問我國關于這方面的規(guī)范是怎么要求,個地區(qū)的情況如何?如何控制,和合理的范圍?
這是我以前下載的一些資料,是關于《取水輸水建筑物叢書》的,由第一版和第二版組成一套完整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總共21個。11本書, 1.水建筑物叢書—取水工程》.pdf 2.水輸水建筑物叢書—隧洞》.pdf 3.水輸水建筑物叢書—閘門與啟閉.pdf 4.灌區(qū)水工建筑物叢書 倒虹吸管(第二.pdf 5.灌區(qū)水工建筑物叢書 跌水與陡坡(第.pdf 6.水工建筑物叢書 渡槽(第二版).pdf 7.灌區(qū)水工建筑物叢書 涵洞(第二版).pdf 8.灌區(qū)水工建筑物叢書 農橋(第一版).pdf 9.灌區(qū)水工建筑物叢書 渠首工程(第一.pdf 10.灌區(qū)水工建筑物叢書 水閘(第二版).pdf 11.灌區(qū)水工建筑物叢書 隧洞(第一版).pdf 由于是壓縮在一起上傳的,所以要全部下載后再能解壓。
做一棟建筑物負荷計算,在算有功計算負荷時,一般采用單位指標法,根據建筑面積進行估算。擔由此計算出的容量普遍偏大,選擇出來的變壓器容量也較大。一些設計單位是在這樣做的,根據建筑面積利用單位指標法計算出來后再乘以需要系數。但我以為需要系數法和單位指標法本身就是兩種思路不同的負荷計算方法,不能混用。想在這里就這個問題和各位仁兄探討一下,謝謝
請教大家,這兩根管到底分別指那個管,以前一直認為接戶管是直接從室內出來的管,那建筑物排出管呢,從字面上好像都是一樣的???
工民建項目勘察,建筑物結構荷載不詳、采用天然地基還是樁基礎?勘探方案、孔深如何確定,需要勘察單位及時從設計方獲取相關資料,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也是這樣規(guī)定的。但現(xiàn)實工作中經常無法獲取建筑物的荷載資料,那么如何估算荷載呢? 一說磚混砌體住宅線荷載按(18-20)KN/m*層數+20; 框架結構柱網面積*層數*16-20KN/m2。 另一說是磚混砌體線荷載承重橫墻每層30-35KN/m; 一般高層建筑地面以上每層12-15KN/m2,地面以下每層20KN/m2,另加基礎自重; 多層框架結構地面以上每層10-12KN/m2。 框架結構10-12KN/m2、16-20KN/m2相差甚遠,請教大家取值多少估算合理?
請教各位專家,前幾天我們鑒定中心接了一起鑒定案例,某樹脂生產廠家在配料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空爆,方圓400M內的建筑物受到沖擊影響,玻璃破碎,部分民房出現(xiàn)裂縫,在正常鑒定過程中,因沒有相關的理論基礎(爆炸對鄰近建筑物的危害),鑒定結論暫時不好確定,所以請教各位大俠給予幫助。謝謝。聯(lián)系qq:1052271971,emll:bzsjzx@163.com.
今天有人問我煤棚算是建筑物還是構筑物,我肯定說是構筑物。但是這個煤棚是有頂部結構和外維護結構的。其實就是一個房子但是里面是堆煤的。我覺得有外圍護和整體建筑構造的,這種建筑應該是建筑物。但是有人說這個是構筑物。我上網查了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區(qū)別,分別如下:建筑物通稱建筑。一般指供人們進行生產、生活或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例如,工業(yè)建筑、民用建筑、農業(yè)建筑和園林建筑等。 構筑物一般指人們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場所。如水塔、煙囪、棧橋、堤壩、蓄水池等。 因此我有點迷糊了。。大家覺得這個應該是建筑還是構筑物呢
建規(guī)沒有像高規(guī)一樣的“建筑物危險性分類”:第8.3.1條文的規(guī)定并無“綜合樓、商住樓”等概念,因此在消防選擇時往往比較麻煩。 比如說“一棟6層樓,底下2層為商業(yè)用途,底下兩層總面積為650平方,體積1950m3,上面4層為住宅,每層325平方”的建筑, 如果按照8.3.1.2 體積大于5000m3的車站、碼頭、機場的候車(船、機)樓以及展覽建筑、商店、旅館、病房樓、門診樓、圖書館等; 商業(yè)用途的面積超過商業(yè)網點,但體積小于5000m3,這條不適用; 如果按照8.3.1.4 超過5層或體積大于10000m3的辦公樓、教學樓、非住宅類居住建筑等其它民用建筑;,該建筑為住宅,這條明顯不合適 如果按照8.3.3 設有室內消火栓的人員密集公共建筑以及低于本規(guī)范第8.3.1條規(guī)定規(guī)模的其它公共建筑宜設置消防軟管卷盤;建筑面積大于200m2的商業(yè)服務網點應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該條只說明20
建筑物的分類和等級劃分
工程等別是不能變的,但建筑物級別能變。按規(guī)范有幾種情況是可能提級的,請問,如果建筑物同時滿足提級條件2條以上的話,能連提級嗎?比如一個3級建筑物,地質條件復雜,要求提一級到2級了。再來個:失事后損失巨大,是不是還要再從2級提到1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