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JCCAD計算出的基礎平面太亂,而且有些地方不合理,不知大家怎樣調整?還有做磚混結構的條形基礎時,在JCCAD中大家選擇PM荷載還是磚混荷載?還是兩者都選?理由是?
磚混結構的建筑物做引下線時,使用柱內(nèi)主鋼筋直接引下還是做獨立引下線?還有就是基礎接地體怎么做?請各位大神留下自己的見解。
1、條形基礎計算結果中Q(kn/m)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跟讀取的磚混荷載有什么關系?我計算磚混條形基礎時,一段墻的磚混荷載是365KN/m,采用自動生成條形基礎,進行碰撞檢測,計算結果Q(kn/m)是492kN/m2,另外一段墻的磚混荷載是626KN/m2,計算結果Q(kn/m)是481KN/m。還有另一段墻的磚混荷載是349KN/m2,計算結果Q(kn/m)是256kn/m。2、磚混自動生成條形基礎,進行碰撞檢測與不進行碰撞檢測的基礎寬度結果是不一樣的。比如兩段橫墻間距4m,布置條形基礎后進行碰撞檢測,生成的基礎寬度是2.3m,不進行碰撞檢測的基礎寬度是1.9m。為什么兩個墻進行碰撞檢測與不進行碰撞檢測都是單墻基礎,但是基礎寬度卻不一樣了。3、兩段墻間距只有1.8m,不進行碰撞檢測生成的兩個單墻條形基礎寬度都是2.2m寬,但已經(jīng)超過兩段墻的間距,進行碰撞檢測后,生成雙墻基礎,基礎寬度是4.3m,但是pmax卻大于1.2fa,這種問題有沒有解決的方法?4、磚混基礎讀取荷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讀取磚混荷載,這樣豎向力能夠在墻上均勻擴散,另一種是讀取PM荷載,
求問磚混結構基礎可偏心嗎?如果可以,那么偏心多少。我覺得如果做墻下條基,能偏總基礎底板的1/6就差不多了。若偏多了,可能基礎會偏轉,導致磚墻倒塌。因為磚墻是不承受平面外彎矩的。不知道我的說法對嗎,希望能得到高人指點,感激不盡!
本帖最后由 xinxin2172008 于 2013-10-14 15:43 編輯 兩棟樓均為磚混,山墻相鄰外皮間距100,主樓帶地下室,埋深2.9m,臨街商業(yè)二層不帶地下室,埋深1.2m,甲方不想讓基礎做同一標高。二層商業(yè)山墻下條形基礎按大偏心計算,具體如何計算,是否理正直接輸入實際情況,條基寬度滿足即可,看不懂理正計算書偏心距e怎樣算出來的,求教高手?附理正計算數(shù)據(jù)
問題補充:2013年廣聯(lián)達鋼筋軟件,1看下圖這種梁定義為什么梁?2磚混結構,無承臺,梁錨固樁,如何錨固?錨固值是多少?在那本圖集上有?問題用廣聯(lián)達2013如何畫這種梁算量精確?賜教
本帖最后由 無間道 于 2014-2-17 21:01 編輯 磚混結構是目前廣泛采用的一種結構型式,設計人員往往認為其結構型式簡單,重視不夠,計算不認真,以致引起一系列問題,甚至釀成嚴重質量事故。首先,不少項目在缺少必要的地質勘察資料下憑經(jīng)驗或盲目進行基礎設計,其后果是建筑物沉降過大或不均勻沉降,甚至開裂、傾斜,或過于保守,導致浪費嚴重。其次,對變形縫設置不按規(guī)定,亦無相應技術措施,對墻體穩(wěn)定和強度不作必要的驗算,或僅按建筑設計作粗略估算,造成結構隱患。其三,在鋼筋混凝土梁、板設計計算方面,忽視剛度要求,撓跨比偏?。怀休d力計算一般只注意正截面的要求,忽視了斜截面承載力和構造要求。對房屋抗震要求,如圈梁、構造柱的布置等,普遍不夠重視。以上通病,在國家頒發(fā)的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中均有明確規(guī)定,是屬于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問題,設計人員對此必須引起重視,認真學習規(guī)范,嚴格執(zhí)行規(guī)范要求。但也有一些問題,規(guī)范尚未涉及,而按常規(guī)方法設計計算在某些情況下,會降低建筑的安全度,在此筆者提出與同行作一點探討。
1、前言 磚混結構是目前廣泛采用的一種結構型式,設計人員往往認為其結構型式簡單,重視不夠,計算不認真,以致引起一系列問題,甚至釀成嚴重質量事故。首先,不少項目在缺少必要的地質勘察資料下憑經(jīng)驗或盲目進行基礎設計,其后果是建筑物沉降過大或不均勻沉降,甚至開裂、傾斜,或過于保守,導致浪費嚴重。其次,對變形縫設置不按規(guī)定,亦無相應技術措施,對墻體穩(wěn)定和強度不作必要的驗算,或僅按建筑設計作粗略估算,造成結構隱患。其三,在鋼筋混凝土梁、板設計計算方面,忽視剛度要求,撓跨比偏小;承載力計算一般只注意正截面的要求,忽視了斜截面承載力和構造要求。對房屋抗震要求,如圈梁、構造柱的布置等,普遍不夠重視。以上通病,在國家頒發(fā)的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中均有明確規(guī)定,是屬于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問題,設計人員對此必須引起重視,認真學習規(guī)范,嚴格執(zhí)行規(guī)范要求。但也有一些問題,規(guī)范尚未涉及,而按常規(guī)方法設計計算在某些情況下,會降低建筑的安全度,在此筆者提出與同行作一探討。2、工程簡介和基礎設計某5層坡屋面磚混結構住宅樓,層高均為3m,另架空層層高2.2m,基礎埋深H=1.5m,地基承
對于需要做沉降驗算的砌體條形基礎應該如何驗算條形基礎?砌體是以局部傾斜為控制標準:是結構延縱向6-10m內(nèi)2點沉降差與距離的比值應符合要求。那么如何計算這個沉降差呢?請高手幫幫忙 說的詳細些 謝謝
一個磚混落地住宅工程,原來墻下條形基礎的處理方案根據(jù)勘測報告,持力層為埋深較淺、承載力差的粘土層,后經(jīng)換土進行地基處理,埋深為2.5米左右,承載力特征值為200Kpa左右,計算條基寬度較大;現(xiàn)業(yè)主要求再往下挖3m左右,以強風化砂巖層為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可提高到350Kpa左右,要求我們設計出變更單,求助各位大俠,原墻下毛石條形基礎該如何處理?此基礎處理方案合理嗎?
磚混條形基礎一般只是底面配筋,這里有個別人做的工程,磚混條形基礎不僅底面配筋,而且基礎中間還配了基礎梁.挺象柱下條形基礎的,只是荷載是均布荷載,這樣配筋有什么依據(jù)嗎?計算時是按磚混條形基礎計算,還是按彈性地基梁計算?按磚混條形基礎計算就相當于只是底面鋼筋起作用,梁的配筋相當于加強而已.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算的.但在磚混條形基礎中間加梁有什么意義呢?平時大家有沒有做過類似的工程?
本來是按照樁基礎畫的,可是甲方說樁布置多了??墒且菧p少一排樁,上面的地基梁就大到400X1000了配筋都是10根25的了。。。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案不?
pkpm磚混結構基礎計算時,基礎自動生成時為素混凝土條形基礎,怎么修改參數(shù)使之自動生成為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L磚混結構樁基礎如何設計呢?版主dawnplum:你是否明白究竟是什么樁基?是地基處理?還是人工挖孔樁?地質情況是怎樣的?這些都需要說清楚!否則說了半天都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本帖最后由 dawnplum 于 2010-12-31 15:59 編輯 ]
六層磚混結構,cfg+條基,建筑圖中只給出正負零標高相對自然地坪0.75,是按勘察報告上的建議正負零取值計算的,基礎底標高取的是-1.9500m。后來去現(xiàn)場驗收基礎時候才發(fā)現(xiàn)甲方指定的正負零很高,導致基礎埋深不到只有600mm~700mm左右,復合地基的承載力特征值也達到了設計要求。甲方說他們將來會回填到他們指定的正負零。請問這個基礎有問題嗎?需要做什么處理?如果在施工前發(fā)現(xiàn),應該怎么處理最合理???急需專業(yè)人士給與解答。謝謝
現(xiàn)在我家在建房,挖的獨立樁柱基礎,2米深,80到一米2的寬,樁跨度最大的5米,上面地梁是30寬60高,鋼筋是18的,是不是3下4.腰筋是14的,上面建兩層行不行,有的說沒事有的說不行,急死人了
1、條形基礎。當建筑物上部結構采用墻承重時,基礎沿墻身設置,多做成長條形,這類基礎稱為條形基礎或帶形基礎,一般用于多層混合結構、自建房等,如圖2-1所示。2、基礎的構造組成以條形基礎為例,介紹一下基礎的構造組成,如圖2-2所示結構施工圖平法識讀——條形基礎,建筑結構平法制圖要點解讀圖2-2 條形基礎的構造組成(1)地基 地基是基礎下面的土層,承受由基礎傳遞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地基必須具有足夠的承載力。一般對房屋進行設計之前應對地基土層進行勘察,以了解地基土層的組成、地下水位、承載力等地質情況。(2)墊層 墊層位于基礎與地基之間,將基礎傳來的荷載均勻地傳遞給地基?;A墊層材料一般采用混凝土,荷載比較小時也可采用灰土墊層。(3)大放腳 基礎底部一階一階擴大的部分稱為大放腳。大放腳可以增加基礎底部與墊層的接觸面積,減少墊層上單位面積的壓力。(4)基礎墻 基礎頂面以上室內(nèi)地面以下的墻體稱為基礎墻。(5)防潮層 為了防止水分沿基礎墻上升,防止墻身受
在進行磚混結構設計中,經(jīng)常遇到條形基礎和獨立基礎用PKPM計算時,條形基礎荷載和獨立基礎荷載如何取值較實際?本人初學,請各位高手指點.
本人菜鳥一只,剛剛進設計院,接手一個2層磚混,由于房屋兩側都是磚混結構的房子,且距離靠的很近,所以這棟房子的基礎就需要向內(nèi)偏心,如果采用毛石混凝土基礎,應該怎么計算呢? 望各位高手能指點一下小弟,最好能有詳細步驟、公式。萬分感謝??![ 本帖最后由 tonydjp 于 2010-7-15 17:17 編輯 ]
圖紙簡介: 工程簡介:建筑層數(shù)為六層、建筑高度為17.8m,包含建筑與結構兩套施工圖。圖紙內(nèi)容:建筑設計說明、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樓梯詳圖及節(jié)點詳圖、結構設計說明、基礎平面圖、結構平面布置圖、屋面結構布置圖、樓梯配筋詳圖及節(jié)點配筋詳圖。 投稿網(wǎng)友: lotus211